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 基本事实:官道李镇某村村民王才(化名)某天来到官道李调解室,说1986年时他买了同村村民的一块宅基地,但是由于当时条件不允许,只是签订了协议,把钱给了对方后,没有变更所有人,也没有把房子盖起来。现在他想要在这块地上建房,因为对方已经去世了,也没有继承人,因此想要村里将这块宅基地直接改到自己名下,但村委会不认可这份协议,不同意让自己盖房。多次找到村委会要求解决,村里都没有解决,他想让所里出面帮他要回自己的宅基地。
调解过程:调解员听完村民的诉说后,马上开始了解情况。他先联系白庄村支书询问情况,支书说王才确实多次找到村委会,要求将涉及的宅基地归到他的名下。王才手中也确实有当时的买卖合同,但是卖方和见证人都已经去世,没人能证明合同真实有效,王才又拿不出其他的证据,村里也没有办法。调解员认为没有调查清楚事情原委,不适宜对双方进行调解,所以他再次找到王才,向他询问当时签协议时有没有其他人员在场,或者有没有其他知情人士,但王才说记不清楚了。在这种情况下,调解员多次进村寻找当时的村干部和有可能知晓此事的村民,但年代太久远了,所有人都反映记不清楚或者不知晓,这让他不得不另想方法。他再次找到王才,要来了当时的合同,希望从中找出什么线索,看着眼前这张泛黄的纸张,上面的字迹清楚,当事人的也都按了手印,清楚的写明了王才购买宅基地的事实。突然调解员注意到,这份协议是用碳素笔书写的,他想到在八十年代,人们书写正式文书是用的都是钢笔,当时还没有碳素笔,所以这份用碳素笔书写的协议,绝对不是真的。他没有马上拆穿王才,而是让王才先不要着急,和他谈起了八十年代时老百姓家里都用的什么东西,并在闲谈中将伪造合同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跟他说明,王才听出了调解员的意思,羞愧的低下了头。他向调解员承认了伪造协议的事实,他原本想着,选择的当事人都已经去世了,村里也没人知道,这件事就一定会成功。但没想到调解员没有匆忙调解,而是认真查找事实,最终识破了他的计划。王才当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以后不会再做违法的事了。
点评分析:调解员在面对一件矛盾纠纷时,并没有因为事情发生的年代久远,证据的不足,而劝说村民放弃维护自身权益,也没有因为一方当事人处于弱势而偏听偏信。他查事实找证据,通过认真的分析和敏锐的观察,查找出了事实真相。在面对犯错了村民时,没有粗暴的批评指责,而是通过委婉的语言进行劝解,让其自我反省,最终将这起村民因私欲引发的纠纷妥善化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