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通讯员 卢贤傲)初秋时节,走进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靠山村的安徽董郎农业产业园,看到村民们正在忙着分检包装成品桃子,一筐筐品质优良的鲜桃正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呈现出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今年我们水密桃产业园得益于好气候,获得大丰收,桃子年产量达400万公斤,年产值达9000万元,为周边500多名群众提供打工岗位,获得收入300万元,靠山村集体也获得入股收入5万元,还有土地经营收益、土地租金收入总计23.6万元。”经营桃园的安徽董郎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思学掰起指头高兴地算起了桃园收入账。
“历史上的靠山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属于丘陵地貌,易干旱,灌溉困难,交通不便,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靠山村村支书汤国传介绍该村曾经的状况,村里土地条件差,灌溉较困难,不利于机械作业,再加上村民传统农业思想根深蒂固,土地始终无法流转,缺少产业支撑。“越种越穷、越穷越种”,这正是前些年靠山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没有集体经济,村级公益基础设施就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乡村振兴就成了一句空话。2014年,靠山村“两委”决心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经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引来安徽董郎农业有限公司,流转村里丘陵土地,发展水蜜桃种植。“水蜜桃是一种早熟优质水果,它被誉为‘人间仙桃’,这种桃子个大味美,很适合在靠山村这样的丘陵土地种植。”公司总经理董思学说,以水蜜桃3年生产期均衡计算,每亩每年收入比“油菜+水稻”或“小麦+水稻”要多出2000至3000元。董思学通过靠山村“两委”引进,到该村创办了安徽董郎农业有限公司,流转该村丘陵土地1200亩,建立蜜桃种植基地,以每亩300元土地流转金付款给当地村民。经三年多时间培植,到2018年,他种植的桃园有800亩桃树挂果,年产量收获近50万公斤,年产值450万元,带动当地180个村民就业,年获工资收入60多万元,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20人就业,每人每年增收6000元。
为帮助董思学更好经营桃园,村里还利用一处闲置地1.5亩建成6000立方米水果储存冷库,以每年5万元租金,出租给水果种植经营大户使用,既解决了鲜桃仓储问题,也使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
“我由于缺技术挣不到收入,前些年家庭贫困,2018年,被安排进入靠山村水蜜桃产业园打工,每年获打工收入一万多元,加上家庭其他收入2万多元,家庭当年收入达3万多元,就这样我家光荣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脱贫户陈登芳高兴地说起他进桃园脱贫的事。
如今“靠山水密桃”已成为舒城县的一块响亮品牌,初步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整套完整体系,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舒城县乃至六安市一流脆桃生产、加工、集散、销售中心。水蜜桃产业的稳步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见成效,贫困户、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实现了共赢。目前,该村12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有了发展。集体经济富起来,为民实事办起来,村村组组通上柏油、水泥路,路路又安上了路灯,村容村貌有了新改观,农业生产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