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食品安全与法律网
人员查询
食品安全与法律专刊唯一官方网站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把握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逻辑

时间:2023-10-25 11:03:06    

把握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逻辑

(郭晓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不仅精确阐明了新时代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更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在五千多年社会实践和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其中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它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导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对优秀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靠的就是中华文化塑造的民族精神气质和文化自信。我们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14亿多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共同铸就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彰显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中国人民坚定的文化自信。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华彩篇章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灿落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这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纽带作用和认同功能。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我国56处世界遗产向世人展示了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召力不断提升。

  二、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新时代十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并汇聚起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要看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冲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结构和文化模式。尤其在一些青少年当中,存在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部分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在减弱,珍重感在下降。

  (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机结合尚欠紧密

  长期以来,我们在传统文化挖掘方面缺乏科学整体规划,研究梳理工作各执一派。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界定不明;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阐述不清;三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不够明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究竟哪些属于优秀,哪些是糟粕,需要明确界定。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通俗化阐释和庸俗化解释的现象同时存在,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一边是缺乏对传统文化相关典籍的通俗化翻译阐释。传统文化研究常常局限在学术领域,被公众视为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的现象比较突出。另一边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化、商业化、庸俗化解释的现象仍然存在。为迎合市场需求,部分媒体上的传统文化解读存在一些低级的庸俗化现象,甚至恶搞传统文化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管理体制机制亟需统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涉及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建设、文物、公安、市场监管、旅游、宗教等多个部门,具体工作也往往归属多个部门。受部门职能分割和权限不同的影响,条块、区域分割还比较严重,没有完全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传承保护工作机制,监管工作不够有力。

  相关保障措施执行不力。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与实际需要相比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保护资金缺口较大;基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管理人才和专技人才匮乏,文保机构工作人员不足,有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后继乏人,存在人走艺绝的现象。

  (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手段相对单一

  社会参与程度相对较低。不管是文物保护,还是非遗保护,乃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更多的是政府举办,政府“办文化”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社会力量参与渠道不畅通,参与意愿不强烈,难以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合力,不能充分发挥家庭、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现代传播手段明显不足。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广泛传播中才能得到升华。但当前的传播手段相对单一,主要是以纸质媒介通过传统购买和阅读完成传播。而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运用十分欠缺,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一些政府部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仍以说教灌输方式为主,不能寓教于乐,无法与公众需求有效对接,难以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传播的积极性,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

  三、推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和传播科技突飞猛进的全球化形势下,赓续传承中华文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按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 顺应时代要求,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方向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由“现代”走向“未来”,既要面向现实,服务实践,紧扣民众之愿,又要根据时代发展,对原有传统文化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质的飞跃,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柱。二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有所扬弃地继承历史传统文化,并将文化发展中厚积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深度融入文化建设实践。三要把握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契合。新征程上,我们必须遵循中华文明独特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深入探究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发展规律,努力实现河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二)贴近现实生活,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不仅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还要对其形式加以转化,加强河北地域文化研究,把握文化建设规律,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将优秀传统文化讲“通透”、讲“通俗”,传播人民听得懂的文化内容。一方面,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再加工”,确保并加快人们对其内容的理解。在传播用词考究和思辨性强的深邃文化内容时,应立足口语化强、鲜活生动、感染力强、灵活多变、地域特征明显的群众话语,将晦涩的文言文转化为通俗易懂、轻松诙谐的具有时代化、通俗化特征的话语表达方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另一方面,要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使传统美德和积极理念转化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动力。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用起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中,要重视日常传统文艺创作。着力打造文艺精品,为人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熟知易解的主流文艺产品。同时,要将“束之高阁”的高雅文艺转变为全民参与的大众文化。通过选择更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微题材,采用“微科技”“微手段”“微传播”“微视频”等形式,扩大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覆盖面,以“寓教于乐”的表现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民群众现实的点滴生活中。

  (三)借助科技力量,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效能

  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科技成果不断更新换代的数字经济时代,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必须借助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科技产能优势。其一,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全媒体传播格局。利用5G直播等数字化技术打造传统文化资源线上分享平台,鼓励创作者们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形式讲解优秀传统文化优质内容,传播多种多样的传统特色文艺,拉近观众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传承人之间的距离,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年轻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其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优秀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创新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实现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同时,依托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其三,依靠自然科技手段,还原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要着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借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逐步还原中华民族漫长历史文明的千年发展历程,为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文化相适应和展现中华民族磅礴伟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激发文化创造创新,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效能。聚焦文化产业,在产品中嵌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既能提升产品附加值,也能进一步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第一,要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打造覆盖品牌、产品、传媒、文化等全领域的特色文化IP,提高产品文化内涵和文创竞争力。文娱企业应快速进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第二,要立足本地传统文化优势。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之一。我们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梳理历史文脉,珍藏文化记忆,推动河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为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北力量。各地文化产业要通过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利用,将富含创造、创新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现实消费需求。第三,要推进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协同发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体验内容,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第四,要带动文化产业在国际交流中的多层次联动发展。让更具代表性的文化产业走出国门,积极吸收异质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在国与国的交流互鉴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四)锚定关键人群,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

  青少年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和关键人群。因此,通过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引导青少年学习领会、把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品格至关重要。

  融合课内外育人资源,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一方面,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段课堂教学。结合不同年龄、不同学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分层分类融入德育课程。另一方面,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实践活动。结合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全程,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多维实践活动。

  建设校内外育人团队,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全环境。一是加强校内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等育人队伍的协同发展。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通过集体备课、宣传教育、文化研学等途径,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借助思政课教师培训计划、教学骨干能力提升计划、思政工作者专项培养计划等培养培训体系,增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育德能力、专业课教师的育德意识、思政工作者的育德水平。二是拓展校外育人空间。挖掘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迹等场馆的育人功能,开展宣讲教育活动,构建校馆融合、校研融合、校企融合的育人模式。三是强化组织协调和部门联动。构建大中小学段融通互动、家校社协同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机渗透,引导青少年在全环境育人场域中逐步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

  原载《河北文化》2023年第4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书香相伴 法治同行”赋成书院第二期法律讲堂如期开讲
“书香相伴 法治同行”
温宿县托甫汗镇:家庭医生 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温宿县托甫汗镇:家庭
健康科普进校园 护航青春助成长
健康科普进校园 护航青
黑龙江佳木斯市行政争议诉源治理中心揭牌成立
黑龙江佳木斯市行政争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