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 “刷单兼职”“中奖了”“投资贷款”……近日,伴随学校开学、企业复工,电信网络诈骗进入高发期,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致富十年功,诈骗一场空。为有效防范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提高辖区群众辨别各类电信诈骗手段的能力,筑牢全民反诈防线,捂紧群众“钱袋子”,连日来,甘肃省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牢固树立“打防结合、防范为先”的工作理念,落实落细破案攻坚、预警劝阻、精准宣防等措施,不断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以强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反诈工作纵深发展。
高位部署推动 凝聚反诈合力
肃州分局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政治任务、民心工程,以最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反诈工作,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构建起“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抓”的立体化工作格局。为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分局组织召开肃州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全体会议,通过压实工作责任、细化任务清单、强化部门联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提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打击效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精准靶向宣传 筑牢反诈防线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大家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遇到陌生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核实清楚,有问题及时向老师或警察叔叔求助。”2月24日下午,清水派出所联合清水镇司法所走进校园,结合春季“开学第一课”,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反诈宣传课,提醒大家增强防范意识。
“不听不信不转账,个人信息要保密”“天上不会掉馅饼,电信诈骗要当心……”在校园的操场、教室、食堂,民辅警通过真实案例揭露常见的诈骗手段,如冒充老师收费、虚假购物、网络游戏诈骗等,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如何识别和防范。
“哪里发生电诈案件,宣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哪里有被骗苗头,反诈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在这一工作理念推动下,肃州分局紧盯辖区反诈防诈工作态势,紧跟电诈手段翻新速度,沉到社区、企业、学校等地大力“防”,创新方式、玩出花样卖力“宣”,并与企事业单位职工签订“反诈承诺书”,号召大家履行承诺、同心反诈、携手防诈。
“我们这里职工多,电诈案件时有发生,但我觉得民警每讲一次,大家的防诈意识就会提升一截,这是一件护企利民的好事实事。”某企业员工在活动后感慨道。
智慧引领劝阻 织密反诈网络
近日,肃州分局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接到预警指令,辖区居民王某遭遇刷单诈骗,准备向诈骗分子汇款。反诈中心民警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开展见面劝阻工作,经了解,王某在前期小额投入并获得回报后,对方要求其完成一单9万余元的任务,以获取更大利润。王某深陷骗局,从家属处筹措了10万元资金,并欲按对方要求前往成都送款。在民警的耐心劝阻和讲解下,王某最终幡然醒悟,成功避免10万元损失。
打防结合,以防为先。肃州分局进一步优化警力部署,融合资源,做强反诈中枢,强化“预警、研判、联动、处置”反诈一体作战体系,7x24小时不间断分析研判和追踪拦截,集中力量开展电诈预警劝阻工作。同时,健全完善劝阻机制,将预警信息扁平化推送至属地派出所,按照高危、中低危分类分级处置。在完成信息核对、风险告知、劝阻止付的基础上,盯紧后期跟进工作,健全闭环式劝阻工作流程,抓实预警指令落地工作。对于多次预警受害人仍旧执迷不悟的,反诈中心实行联动劝阻,完善“短信+电话+见面”方式,动员受害人亲戚朋友多方参与,确保“劝得住”人、“挽得住”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