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通讯员 卢贤傲 李娜娜)现年52岁的朱德银是安徽省六安市干汊河镇七门堰村墩圩村民组一名普通农妇,自从和丈夫张德平结婚生子,夫妻相敬如宾,早年丈夫外出打工,朱德银在家料理农活抚养儿子,生活过得虽不富裕,但也平安幸福。可自从丈夫不幸患上抑郁症后,面对患病丈夫和年幼儿子,朱德银毅然担起家庭重担,不离不弃照顾丈夫,帮助引导儿子创业,勤劳持家努力脱贫,受到邻里一致好评。
连遭厄运,选择坚强
朱德银和丈夫张德平结婚成家后平和的日子没过几年,就遭遇家庭厄运。结婚后几年里,丈夫张德平外出打工,每年都能带回一些收入。可是在后来日子里,不知什么原因,丈夫外出打工回家过年没带回一分钱。朱德银开始发现丈夫的精神上有了问题,但经再三询问,也搞不清丈夫在外面是出了什么事?丈夫什么话也不说。后来,朱德银就带丈夫去精神病医院检查,经过检查,被医生诊断患抑郁症,当时医生说这个病很难根治,只能靠吃药控制。从此,丈夫再也不能挣钱养家,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就落在憨厚的妻子朱德银身上。可谁曾想到“屋漏偏遇连阴雨”,随着丈夫病倒,大学刚毕业的儿子自己创办企业,厂房盖起来不久经营还算顺利,却遭遇一场突发的洪水将厂房连同机械设备、原材料等全部泡汤。朱德银闻汛后怕对儿子打击太大,就到处张罗帮助儿子借钱填补窟窿,导致家庭一时间外债高筑,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面对家庭接连遭遇厄运,作为一名普通农妇,朱德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选择坚强面对。
勤劳持家,发展产业
受党和国家扶贫政策阳光普照,朱德银家因病因灾致困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扶贫政策支持。此后,镇村干部多次来到她家,给她精神上鼓励,并针对她家提出精准扶贫帮扶措施。考虑朱德银没有一技之长来维持家庭开销,帮助她选择产业帮扶措施。朱德银感到脱贫有信心,她下定决心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振奋精神,争取尽快脱贫走向幸福的新生活。朱德银说干就干,把家门口外出务工的农户留下的闲置15亩耕地转租过来,种植油菜和水稻两季农作物。因为丈夫患有精神抑郁症,干不了农活,她就坚持一个人干农活,打理好这15亩耕地,农闲时节她还在家门口找点零工做。通过她辛苦劳动,一年下来,除去家里日常开支,她家纯收入能获2万余元,从此她家脱了贫。说到累时,她总是高兴地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自己肯出力,就能使吃喝有保障,能让穷家脱贫转好”。
默默奉献,回报社会
利用扶贫公益岗,村里给朱德银申请了就业岗位,根据村里要求,每月需对本组水泥路及周边杂草杂物清扫四次。朱德银怀着感恩的心,坚持每天早起清扫卫生,她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扫路面垃圾,天天如此,她负责的墩圩村民组水泥路总是最干净整洁的那条路,在镇里组织的人居环境评比中,墩圩组还拿了面红旗。当有人问她每天默默干扫地活,又要干家里活,这么忙累不累?她说:政府关心我们贫困户,给我们各种帮扶,还帮助我介绍岗位,我没其他能力回报政府,只能凭双手出点力,干这些事不觉得累。
说起朱德银,家门口邻居们都给她竖起大拇指,说:“朱德银真的很能干,村里家里地里活全部一把揽。”每当听到邻居们夸赞,朱德银总是面带笑容,干劲十足。朱德银感觉自己在困难的时候把家撑了起来,帮儿子一起度过了难关,她相信将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朱德银常说:一家人生活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健康平安幸福,凭自己双手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幸福生活靠拼博奋斗而来。朱德银正是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赢得了幸福生活,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