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键下单,技师上门按摩,如今这类“坐享其成”的上门按摩App令人眼花缭乱。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传统按摩从线下走入线上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群众,但潜在的安全隐患、色情交易、法律纠纷等风险不容忽视,由于此类服务具有网络化、私密性等特征,极易成为市场监管盲区。
1
上门按摩App内充满各种“暗示”
上门按摩正加速进入人们生活。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上门按摩”,相关应用多达100余个,下载量从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不少应用的评论数上万。
上门按摩APP截图
半月谈记者下载多款应用软件发现,其注册按摩技师多为身材火辣、面容姣好的女性,也有部分应用软件提供年轻的男性按摩技师服务。令人诧异的是,手机应用中技师的介绍重点不是专业技术水平,而是长相和身材,其中不少技师的照片和视频甚至充满着性暗示,再加上“男士尊享”的特殊标签、价位不等的预约“诚意金”……很容易令一些人想入非非。
在一款上门按摩App上,半月谈记者支付一定金额的“诚意金”后,共5名女性技师应约。一名技师报价“精油按摩,3小时1200元”。当半月谈记者追问是否有其他服务时,这名技师表示“先按摩,现场再聊,平台不让聊”。在另外一款手机应用“乐附近”上,消费者也能“凭图点将”地与技师交流,不过需支付188元的会员费。
尽管不少手机应用宣称技师都有专业资格认证,打开手机应用却无法查看技师资格认证。一些平台还在广告中注明“长期招聘技师”,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应聘成为平台技师只需提供姓名、性别、年龄、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并不需提供专业资格证明。
2
上门按摩“触网”暗藏多重风险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李怀胜等专家认为,上门按摩等传统服务“触网”,线上线下整合,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群众,但也暗藏诸多风险。
——空间相对私密,技师和顾客存在双向安全风险。
今年27岁的郭小姐是某平台的一名按摩技师。她坦言,上门按摩时曾受到顾客骚扰。“这种安全风险是双向的。”李怀胜说,相对私密的空间中,消费者与技师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都很难保障。而且,一旦侵害行为发生,很难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以按摩之名,行色情之实,恐成色情服务重灾区。
受访的平台技师郭小姐坦承,按摩过程中“打擦边球”的情况很常见。近期,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也对此类现象进行了明察暗访。据参与调查的一名公安干警介绍,他们曾通过网上App下单邀请3名女技师上门按摩,这期间询问是否能提供“特殊服务”,其中两名女技师明确拒绝,一名技师表示“如果加钱,可以考虑”。对此,公安干警研判:不排除色情服务借网络蔓延。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严厉整治,线下色情服务得到明显遏制,但上门按摩可能为色情服务提供便利,且由于呈现网络化、私密性等特征,大大增加了治理难度。
——法律纠纷难界定,用户权益难保障。
重庆市消委会投诉部主任喻军表示,由于该新型服务业缺乏行业标准及责任界定,极易产生消费纠纷乃至法律纠纷。比如,消费者对服务内容出现争议时,如何投诉、如何取证等都很困难。天津坤鼎律师事务所律师余学军、四川衡平律师事务所律师涂攀也表示,这种隐蔽性强、无第三方介入的事件可能会成为“罗生门”,考验道德和法律。
3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完善社会共治机制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等专家表示,通过App预约上门按摩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方式,目前几乎处于监管盲区,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亟待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首要之举,是提高消费者与服务者的权利意识。”喻军等专家表示,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技师,在服务过程中都应注意留存证据,例如在提前征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对服务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规避法律纠纷。同时,鼓励消费者及服务者监督举报各类不法行为。
其次,要压实平台发挥主体责任。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部分应用设置了用户色情、暴力等敏感发言的屏蔽功能,并开通举报通道。对此,李怀胜表示,对于他人利用平台实施犯罪的情况,平台在一定条件下需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平台应加强对技师的资格认证及管理,同时维护技师的合法权利,还要对服务内容进行严格管理,以防走偏。
“相关管理部门也要肩负责任,比如网信、工信部门加强对应用平台内容、流程的规范以及对涉黄内容的审查,工商、公安部门强化对平台的日常提醒和事后查处、警示。还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设置有奖举报等,让上门按摩服务不敢走偏。”程德安说。
“还可以引导、建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功能,强化品牌意识,达到相互监督,共同发展的目的。”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规处处长江传华建议。
重庆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利用App提供上门按摩服务作为一种新业态,需要有关部门充分重视和综合施策。公安部门正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一旦发现其中有违法乱纪情况,将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严厉查处。
来源:《半月谈》2021年第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