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通讯员 朱善永)他曾在公安辅警岗位锤炼5年,连续参加8次招警考试,终于在2013年圆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参加公安工作13年来,他一直坚持战斗在危险的排爆工作最前沿,多次圆满完成中央、省、市级排爆安检任务,亲手销毁爆炸物上百枚,十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生与死的边缘,用责任担当拥抱青春、逐梦而行。他就是哈尔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防暴五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杨晓轶。
他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37岁的杨晓轶从警经历说起来很励志。2008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散打专业的他通过辅警招录考试,成为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一名警犬训导员,负责安检、搜爆工作,这条辅警之路,他一干就是五年。
五年间,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的初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底。为此,他向目标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锋。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四次……一次次失败不曾打败他逐梦的初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后他终于梦想成真。
回望来时路,他慨叹万千——“追梦艰辛,不管多难,幸好一直坚持!”对他而言,人民警察已经不是一个职业,更像是一份情怀。杨晓轶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藏蓝之梦。勤于钻研、刻苦训练、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让他迅速成长为巡特警支队排爆安检大队的主排爆手,并多次完成中央、省、市级排爆安检任务,代表黑龙江省公安厅赴外地轮训执勤排爆,担任主排爆手工作。因工作表现优异,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2次。
他说:青春必须砥砺前行
“对于排爆工作,其实远比电影桥段更为复杂和危险。每一次出警都没有剧本可以参考,更没有重演的机会,必须胜利。”杨晓轶说。
在大家无法靠近的现场,排爆工作步步惊心。2018年的夏天,他接到指令:在道里区某小区发现有人私自制作爆炸物,需要立即支援。到达现场时,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但爆炸物仍在现场。通过仔细观察,这是一个自制炸弹,属性极不稳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爆炸。考虑到地处小区周边,人员密集,为安全起见,决定用人工转移的方式,将爆炸物转移至安全地带再销毁。
“我来!”杨晓轶毫不犹豫。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冲锋在前,他总说,这种“生死一线”的事他经历的最多,也是经验最丰富的一个,他不上谁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在同事的配合下,他成功将爆炸装置转移至安全地带并销毁。当他缓缓脱下排爆服时,汗水早已湿透了他身上那套厚重的排爆服。
他说:“面对爆炸物,其实只要搞清楚它的起爆原理之后,心里就不会发怵。”作为一名年轻的排爆手,杨晓轶深知,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练习,才能跟上警务实战的需求。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极端天气对排爆手的生理影响,身着70斤重的排爆服,在烈日下或寒冬里练习夹黄豆、穿针引线等科目成了他的训练日常。也正是有了这样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确保了他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排爆任务。截至目前,杨晓轶已成功拆除航弹、反坦克弹、迫击炮弹等两百余枚炮弹,用实际行动践行“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初心使命。
他说:青春绝不能亏欠使命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杨晓轶在深耕安检排爆领域的同时,还善于研究案情,成为一名追逃能手。2020年7月至今,他共抓获网上逃犯20名。在战果累累的背后,是他无数次放弃休息、放弃陪伴家人的昼夜兼程。
在战场上,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英勇特警,可每每提到家人,更多的是他的亏欠和愧疚。在2019年执行武汉军运会勤务任务的40天里,他的母亲检查出肠癌。由于分身乏术,母亲在手术、住院期间,只能由年迈的父亲和妻子轮流照顾。执行一整天勤务的他,只有到夜里才有时间和父亲联系,通过视频看看病床上熟睡的母亲。
“在老人最需要的日子里,没有尽到儿子的孝心,十分惭愧。但我知道母亲是理解我的,家人是支持我的。虽然做警察亏欠了自己的家人,但我从不会亏欠自己的使命!”杨晓轶坚定地说。
青春心向党,奋斗新征程,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即使每天面对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杨晓轶也甘于奉献、勇于付出,每一次转身,都将危险挡在了自己的胸前,把平安留给了身后的群众。相信在追梦的道路上,他将不忘初心,继续奋斗,为了更多人生活的安宁与幸福,默默守护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