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通讯员 施申财)手指画之创始,仅据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有这么一段记载:“盛唐时期,在一位毕宏,官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是当代擅画古松的名家。杜甫曾为他作过‘双松图’”。“当毕庶子看到张璪唯用秃笔,或以手摸素绢。便问所受,璪答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是毕宏搁笔”。今天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山七镇手指画名家查全祥。
说起手指画,还得从查全祥父亲查贵发说起.在他少儿时时期,父亲主要从事染坊生意和其他一些小生意,生活虽然穷困,但在当时,也还算不错的;可能其父看他做事认真细心、就要他除上学时间外、多在染坊里搬拿白老布等杂事、通过技术上-些方法、染出的布鲜艳漂亮、时而根据老乡的需求、还能染出各种花式各样的布匹、这些美丽图案老乡们都爱不释手,所以其也逐渐被感染了;染坊大锅旁有一双扇木窗户,记得六块小玻璃只剩下一小块了,玻璃脏的很、上面溅了许多颜色;突然有一天好像鬼使神差的用手指沾着水在上面凃涂鸦的,居然感觉有好多好多山,好多好多小草,出神入化的;由于专业涂鸦,回过神转身才发现其父就站在身后;家境清寒平时父亲是不怎么言笑的,然而这次父亲却面带微笑,这使他终生难忘,父亲的微笑是支持、是鼓励、是无声温暖的爱;从那时起,父亲对其话语多了、有时都是无法想象的。
其父亲读过私塾,按现在的话说也算得上小知识分子、传授给其学习书画必备学知、对学习书画处理虚实启发很大,家对面新华书店的潘叔叔时常送有关书画知识书,叔祖父查伯勋和堂叔查贵禄经常向其谈论书法艺术;他二位都是当地书法大家,就这样为了画好玻璃手指画,从野外写生到室内静物素描,几乎每天抽出时间当作必备之课、就这样书画水平大有长进、到了初中、恩师许业增为了支持我画玻璃画,特地从他老家铜城搞了一幅玻璃画,当时该地有位手指画高手,查老师如获至宝,除学习之外、临习又临习、虽然和其手指画枝法有所不同,但精华是一样的,类别都是中国山水画;进高中后又得益于恩师徐世因的关爱,搜集了大量书画书籍,使得从理论上有了更深的理解。
1975年高中毕业与10位男女生一同上山下乡,有幸交到一位80多岁的老者、他面部肌肤丰富、骨骼分明、亲善平和,给了查全祥很多时间画人物像素材,再后来被山七中学录用代课老师,书画知识又得益于师友李邦杰和张玉峰二位老师指点;知识分子回城,被调入晓天印刷,与书法家董树来先生同在一办公室做财务工作,在他的建议下,又将玻璃手指画转到漆具上,此作品留传当地民间、荣幸的是不久前有位老乡说,其漆画他己保存四十多年了,20多年前的一幅漆画参展于素材县文化馆;近年来又将手指画转入到激光纸上,并且发展到指、掌、背三者并用、采用多元化技法、在继承传统中国山水画精华中独自开辟另一种特殊趣味和技巧。手指画起源盛唐、发展宋、元。兴于清、是中国非遗产物,历史上高其佩、近代潘天寿、现代刘学怀都是手指画非遗代表人物,其现在还在坚持手指画、漆画中探索与学习。
查全祥,现为:六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六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舒城县美术家协会会员;舒城万佛书画院副院长;民间非遗工艺研习者,从小热爱书法,多次参加县宣传部、县文联等主办的展览,作品入展舒城县“丹青颂党恩 弘扬孝文化”书画邀请展入展;舒城印象群众性“五个一百”主题文艺活动作品展;舒城县第二十届职工迎春书画展等;自幼学习书画,酷爱文化艺术,早年习作鸟形抽象书法,后转入漆画、玻璃画、铁画、吹塑画,探索逾四十载。退休后,矢志指墨艺术的研习,以手指、手掌、手臂为笔,通过洒、蹭、擀、按等技法作画,同时将独特的指掌画技法融入于彩瓷绘画中,其作品流传当地民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