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反诈成为了民警们不容推卸的重要担当,从“小板凳”反诈、“大喇叭”反诈,再到“短视频”反诈......脑洞大开的反诈妙招背后,是无数公安民警面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所想出的应对之策。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在“防”字上动脑筋,针对不同社会群体,以别出心裁的宣传方式,开启一套“硬核”反诈模式。
“小板凳”主打一个接地气
说到反诈宣传这个工作,那就不得不提到党的二十大代表、东城关派出所教导员康丽,在反诈宣传领域,她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经验。“坐上小板凳,俯下身子,和老百姓像一家人一样交心,彼此之间距离近了,感情深了,反诈工作也就好做了。”康丽诚恳地说。
近年来,在形形色色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里,“养老诈骗”的发案率格外引人注目,众多老年群体不幸接连落入骗子的圈套。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她无法像年轻人一样制作短视频进行网络宣传,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走遍辖区每个角落发放宣传单。经过深思熟虑,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出了“小板凳”反诈宣传模式,这一接地气的做法不仅有效弥补了传统宣传方式的不足,更为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开辟了新路径。
康丽经常联系不同的社区,组织老年人们集中在小区空地、社区门前、健身广场等地方,坐在小板凳上,就这样“零距离”地和大家聊天,给老年群体讲电诈案例小故事,预防电诈方法,老人们也是听得不亦乐乎,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老年人都喜欢有人陪他们唠嗑,我在与他们面对面‘闲聊’的过程中,给他们讲反诈真实案例,这样的方式反而能让他们真的记住些东西。”康丽这样跟徒弟王丹传授她的反诈宣传心得。
“大喇叭”反诈氛围热起来
“近期,不法分子冒充电商,以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称需要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的,都是诈骗。”每天早上9点30分,肃州区南苑新村社区“大喇叭警务”准时开播。而这样的“大喇叭”宣传阵地,在南苑派出所辖区,几乎随处可见。生机勃勃的市井烟火气与朴素实用的警务“大喇叭”相生相伴,不仅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更为社区平安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的安全感。
“每次门店外响起警用大喇叭,都能让我回忆起小时候挂在村委会房檐上的大喇叭,听到声音就很亲切,喇叭里讲的安全防范知识也特别实用。”凉皮店老板陈先生乐呵呵地说。
“警察同志,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在社区广场上散步的张阿姨拿着手机,走向正在用大喇叭“喊话”的派出所民警,“昨天我收到一条短信,说我在某购物平台抽中了二等奖,让我点击链接填写信息领奖,这是真的吗?”民警接过张阿姨手机,仔细查看了短信内容,随后果断删除了这条信息。耐心地对张阿姨解释道:“张阿姨,这是典型的网络诈骗手段,骗子通过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诱导您点击链接,进而窃取您的个人信息或银行卡信息,您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这类信息......”
随着民警的讲解,周围越来越多的群众围拢过来。有人分享了自己曾经遭遇的类似经历,有人提出了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各种疑问。民警耐心地一一解答,并结合实际案例,向大家普及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反诈知识如涓涓细流,悄然流入每位居民的心田。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些实用的防范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共同筑起防范网络诈骗的坚固防线。
“线上反诈”掀起新潮流
“线下”反诈固然重要,而“线上”反诈才更是符合当下网络盛行时期的宣传形式。
近年来,反诈宣传成为政工宣传工作中的重点部分,一群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凭借出色的策划和专业的剪辑,使得无数个新颖的反诈宣传短视频脱颖而出,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账号和商业大楼、小区、超市的公屏上。
不仅如此,肃州分局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还携手酒泉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反诈直播”系列活动,通过实时互动、案例剖析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
“如果有客服以账户冻结无法提现为由,要求充值转账的,都是诈骗,切勿轻易向陌生银行账户转账!”“一旦出现被骗的情况,不要冲动,保存好所有聊天记录,立即报警!”这种“面对面”的直播方式,既拉近了警民距离,又提高了群众识骗防骗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