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贾福田书记由国控公司(现改制为晋通公司)属下企业选派,作为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率领工作队员来到了保德县杨家湾镇石洼村,开始了脱贫攻坚的新征程。
贾书记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性格爽朗,一脸英气,一看就是接受过军旅锤炼的人。他自小生活在农村,骨子里有一股挥之不去的黄土味,对农村和农民特别有感情;复员后又在国企工作多年,具备了国企职工应有的过硬素质与劳动技能,一来到石洼村,村民就对他感到很亲切。
尽管贾书记从小在农村长大,来到小山村后还是让他吃惊不小。这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上的偏远小山村,四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沟壑梁峁,只有一些小块梯田,挂在贫瘠的陡坡上。这样恶劣的环境,乡亲们怎么生存呢?想到此,他心情沉重地走进用小学教室改建的村委会后,未解行李就急切的请求村主任和村支书先介绍村情。
石洼村108户人家、318人,贫困户41户、102人。听着村两委主要干部的村情介绍,贾书记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乡亲们的生活是如此地艰辛和不易,作为一名驻村的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自己该怎么办?他暗下决心:就是脱皮掉肉,也要尽最大努力,帮乡亲们脱贫致富。
决心好下事难为,为了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贾书记每天进院入户、深入到田间地头访贫问苦,一边调查研究,一边宣传党的政策。刚开始,乡亲们常常用不信任的眼光看着他,总以为他下来不过就是走走过场、做做秀就溜之大吉了,没想到贾书记能够和乡亲们一起春种秋收,同吃同住同劳动。坐在老乡的炕头上,叨拉着家长里短和籽种、化肥、粮价等话题,老乡们渐渐地不再把他当外人看了,开始和他倾诉着酸甜苦辣。当他走进了乡亲们的内心、融入到山村的生活时,他对村里存在的问题也就找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针对全村41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他因户施策,分别制定了帮扶计划及帮扶措施,确立了帮扶责任人。比如贫困户张学伍,他有想法、有干劲、也能吃苦,但就是缺少资金,贾书记就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及时帮他办理贷款购买了绒山羊56只。有了这些羊,就好像有了致富的种子。不久,羊群陆续繁殖出68只小山羊,隔年冬天就售卖了8只羊,收入达到了11000多元。有了张学伍这个脱贫致富的典型做榜样,贫困户张矦狗也筹款购买了28只绵羊,几经繁殖存栏已达到52只。就这样,经过近年来社会各界的帮扶及国家各类政策的实施体现以及乡亲们自身不懈的努力,41户贫困户的生活渐渐地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乡亲们的日子好起来之后,精神面貌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在各级政府配套政策的实施下,贾书记与村两委紧密配合、借机发挥,鼓励村民整修房屋、粉刷墙壁门窗、整理院落。同时村里也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及村级工程提升:拓宽硬化村内道路、文化广场建设、健身器材安装、美化文化墙、宣传阵地建设。村内建起了红枣加工坊、公共厕所,配置了垃圾箱,昔日黑灯瞎火的街巷路灯点亮了,到处垃圾的村落干净了,入村道路两旁新栽的290株刺柏树成活了。更重要的是,乡亲们心里那把脱贫致富的火点燃了。看着小山村一天天的变化,贾书记心里感到欣慰,乡亲们心里感到惬意。许多平时沉默寡言的乡亲变的欢快了,主动找他聊天,探讨脱贫致富的门路。贾书记也真心实意地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寻找各种致富门路。当看到村里那么多枣树、而红枣又卖不下一个好价钱时,贾书记就一边通过网络平台及其它渠道帮助乡亲们销售,一边通过产业帮扶政策跑来资金帮村里建起了红枣加工坊,这样既解决了长久以来卖枣难的问题,又增加了乡亲们的收入。久而久之,贾书记的心和乡亲们的心贴在了一起。
贾书记感慨地说:“党中央向全世界郑重承诺——我国将在2020年年底使全国所有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步入小康。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扶贫工作队员,有什么理由不为之努力奋斗呢?”
看惯了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住惯了高楼大厦,吃惯了炒菜细粮,驻村后丰富的夜生活没有了,连洗个澡也成了奢望。好在贾书记是一个从乡下走出来的孩子,又经历过军旅生涯的锤炼,这点苦难不倒他。他也根本顾不上这些生活琐事,他每天想的是如何带好这支队伍,为乡亲们干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有人劝他,你已退休,再无仕途,这样卖命地干,图个什么?但他说,一看到乡亲们渴望的眼神,一握住乡亲们粗糙的手掌,就感到自己责无旁贷。这次下乡,就好比给他打了一剂清醒剂,让他看到了平时生活中看不到的另一面。朴实无华的乡亲,他们的宽厚、善良,是喧嚣的闹市里找不到的。当他盘腿坐在乡亲们的炕头,和乡亲们无话不谈时,他仿佛早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城里人的身份;当他端着乡亲们的饭碗,和乡亲们一起品尝着农家饭的时候,他找回了自己的初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初心是什么?不要看有些人平时说得好,一到关键时刻就落了套。从自己,贾书记想到了其他党员。他感觉,自己总有走的一天,如何变输血为造血,让村民从“等靠要”中走出来,让石洼村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唯有紧紧依靠和强化党的建设,使石洼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才能一劳永逸。
漫漫脱贫路,殷殷民生情。脱贫攻坚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习主席心中的牵挂,也是第一书记的中心工作。作为老党员的贾福田书记,来到石洼村工作以来,时刻不忘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在抓好各项帮扶工作的同时,时刻不忘抓好所驻村的党组织建设工作。过去,由于村两委主要干部不团结,党组织失去凝聚力,支部没有战斗力,导致人心涣散,积怨深重。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贾书记狠下决心抓党建,以此为抓手促进各项工作。他多次分别找村支书和村主任谈心交流,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和基层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组织村民大会提意见建议,几番苦口婆心,渐渐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冰释前嫌,敞开心扉,互谅互让。每个主题党日活动,贾书记都亲自安排。为了方便广大党员参加活动,他经常将会议安排在党员集中的地方,不惜自己迎来送往,以便党员同志们能够及时学习领会到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精神。经过他周到细致的不懈努力,昔日不和谐的局面改变了,党员们唯恐落后了,党群关系融洽了。很快,石洼村党支部变成了一个先进党支部,收到了上级和群众的好评。
解决了班子问题之后,贾书记带领党支部一班人能够静下心来安心工作了。一户户贫困户,在他和党支部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变化。
“福田!”一声轻轻的呼唤让贾书记内心甜丝丝的,顿生亲近之感。这么喊他的是贾书记所驻村子里77岁的张树德大哥,贾书记亲切的叫他“德哥”。贾书记驻村不久就从村民那里了解到;德哥13岁那年春天患了脑膜炎,因山区缺医少药,用土偏方治疗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此落下了耳聋的毛病,因此小学三年级都没上完,早早辍学从事了农业生产劳动。德哥在35岁时才经亲戚牵线搭桥,娶了邻村小他12岁的哑巴,相依为命过日子。德哥勤劳善良、手艺众多、不怕吃苦,本应能过上殷实富裕的生活,但由于受山区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了生活的极度贫困和艰辛。
还有张桂成,年轻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娶妻,耽误了终身大事。现今孑然一身,无依无靠。随着年岁增长,病体缠身。
还有张矦小,是一位年近67岁,患有右眼残疾、左腿高位截肢的二级残疾贫困户老人,一生命运多舛,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打击,
尽管他们都很贫穷,人生遭受了多次重大的打击,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始终没有因此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面对现实,他们决不向命运低头、屈服。
像张树德、张桂成、张矦小这样的贫困户,自然成了贾书记帮扶的重点。而他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他。贾书记打心眼里敬佩这几位大哥,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于是,他们的家成为贾书记最多光顾的地方。贾书记还为他们买了电热水壶、暖水瓶,送去从社会募捐的四季衣物,隔三差五,上门去看望他们。每当路过他们家门口的时候,只要大门没有挂锁,贾书记就会进去眊一眊他们,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水缸里的水不满了,他挑起水桶去打水;菜地旱了,他就帮浇地;烧火的劈柴没有了,他就抡起斧头。其他诸如捣下的炭够不够烧,院子需要不需要打扫,老人身体有无不适,所有的事情,贾书记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能帮就帮,仿佛自己的亲爹亲娘。
贾书记说:像德哥、矦哥、桂哥这样的弱势群体如若不全心全意的去帮扶,岂不辜负了党的重托和乡亲们的热望,辜负了乡亲们对党和国家的信任。虽然德哥、矦哥、桂哥等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力量的帮扶和自身不懈的努力下已经脱贫了,但生活质量仍然还很低下,还需要政策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帮扶,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以巩固和提升。
在驻村扶贫近三年的时间里,贾书记不仅与矦哥、德哥、桂哥结下了深深的友情,还学会了村里许多的农活。他常常开着拖拉机耕地,和村民一起扬场。当他把自己自觉地融入群众之中时,群众也就再不把他当外人了。因此,在驻村的日子里,不管是春天耕种,还是夏日锄禾,还是秋季收秋,总能看到贾书记和村民一起忙碌的身影。
渐渐地贾书记和他们成了好朋友。贾书记叫他们“矦哥”、“德哥”、“桂哥”,他们喊贾书记“老贾”或直接叫“福田”。他们谈天说地,谈人生、谈脱贫、谈扶贫领域的形势及各项惠民政策。
闲聊时,贾书记曾和德哥、矦哥、桂哥聊起脱贫攻坚的话题,问他们如何看待当前进行的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役和内心的感受?他们铿锵坚定地说:“贫穷不可怕,身残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意志。没有意志将一事无成。我们虽然贫困,但如今赶上了好时代。
党和国家帮扶我们,但更主要的是自身的思想思维要转变。过去毛主席说过:‘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现在也一样,要干要思变。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一点精神,总是躺在那里等靠要,一辈子也翻不了身”。他们还动情地一一历数村内的贫困人家,谁谁家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想改变、肯付出,这些人家的日子都过得好了。
贾书记说;乡亲们在困境中的抗争以及他们向贫困宣战的决心和行动很具感染力,他们面对困境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他们内心爆发的强大力量,真的是让人从内心感到敬佩。
贾书记牵挂着村内的每户贫困户,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上门热情相助。最让贾书记感慨的是乡亲们非常懂得感恩。他们说:“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给我们派来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送来了好政策和好项目,帮着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共产党比爹娘亲,比儿女孝,爹娘和儿女做不到的事,共产党做到了。”这是乡亲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心声,尽管他们不会说、不会道,但国家的政策倾斜、政策帮扶、政策兜底、项目建设、医疗、养老、教育……,多达200余项扶贫惠民政策,一件件、一桩桩实实在在的事,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了乡亲们的心。
红枣是石洼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红枣产量约有7万余斤,村民们有几十年制作酒枣的传统,但每年的酒枣销售就是村内的一大难事。2018年他组织单位帮扶义买、利用各方面渠道销售5万余斤。尤其是2019年冬季,由于受市场和气候的影响,村民们制作的6万多斤酒枣到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还未售出,贾书记心急如焚,通过网上和其他渠道多方联系销售酒枣,但销售仍不理想。贾书记想着决不能让乡亲们的辛劳果实泡了汤,于是东奔西走、多方联系,在省派驻县大队长张殿恩(兼保德县副县长)帮助下联系好了接收单位,落实了销售难题。
然而就在酒枣即将运输之际,保德县突然连续降下了两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大雪封山,通村道路阻断,深山中的石洼村面临运输车进不来酒枣难运的局面。贾书记和村两委组织村民冒冬雪,抵严寒,铲雪垫路,整整大干了三天,才使得11公里长的通村道路得以畅通。为了在春节前为村民拿回来酒枣的销售款。他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亲自押运620公里深夜抵达需方,第二天卸车后又风尘仆仆连夜跟车赶回村里,赶在春节前夕将酒枣款取回并及时发放到村民手中,让村民们过了一个踏实祥和的春节。
2020年村内的红枣获得了历史上的大丰收,全村收获将近13万斤红枣,贾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村干部商议及早着手做准备,定制包装箱,一方面通过网上和其它渠道销售,另一方面联系社会团体,最终与保德县红源果枣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将村内118000斤酒枣顺利销售。三年来,贾书记总计帮助村里乡亲们销售酒枣245360斤,干红枣28230斤,小米4650斤,豆类1840斤,羊肉1240斤。
为了乡亲们的需求,他当起了修理工、电工、理发员,他走村串户为山区村民修理农机具24台次,修理电器18户次,义务为村民理发320人次。
为村民服务、为村民着想是贾书记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一贯宗旨。为了方便工作与帮扶,在来到石洼村之后他即刻购买了一辆二手车,不论工作内外,不论村里谁家需要,也不论路程有多远,随叫随到,随时服务。他常说我是村里人,我的车自然也是村里车。就这样私家车成了村民的福利车,每当从家里返回村里时车里总是塞得满满的各种募集来的爱心衣物。三年来,他联系单位、高校及社会爱心人士组织募捐爱心衣4326件,为贫困村民送去温暖。点点滴滴中他用真情温暖了乡亲们的心,切实为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
三年来他先后获得镇优秀第一书记、镇优秀工作队长、县“一奖双模双先”优秀第一书记、县年度考核“优秀第一书记”、忻州市“驻村帮扶工作模范队员”等奖励。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近三年来的扶贫工作,让贾书记渐渐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的乡亲们。他把驻地当故乡,视乡亲如亲人。贾书记说:山里人的善良、纯真、憨厚、实在、坚韧和吃苦耐劳,以及他们那滚烫的金子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打动着我的心。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我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印痕,我为今生能够拥有这样的经历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贾志强) |